<tt id="xjofg"><s id="xjofg"></s></tt>

<u id="xjofg"></u><u id="xjofg"></u>

<i id="xjofg"></i><u id="xjofg"></u><u id="xjofg"><bdo id="xjofg"></bdo></u>
?
 首  頁  總攬  寫作  煤市分析  政策法規  技術論文  礦山安全  事故案例  煤價行情  在線投稿  | 華北站  西北站  華中站  東北站  

令人犯難的就業問題 受訪者首推就業歧視

煤炭資訊網 2023/3/4 22:28:50    一事一議

 令人犯難的就業問題 受訪者首推就業歧視

  延長畢業生應屆身份提案備受關注

  就業是民生之本。每年全國兩會上,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關于就業的議案提案都備受矚目。今年全國兩會,你關注就業領域的哪些問題?

  在全國兩會召開前夕,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(wenjuan.com),進行了一項題為“兩會在即,你最關心哪些議題”的全國兩會青年期待調查,共有2201人參與。調查顯示,最令受訪者犯難的就業問題是性別、年齡、學歷等就業歧視依然存在。49.2%的受訪者希望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。助力應屆生就業,56.7%的受訪者期待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和實踐指導。

  徐萍是法學類專業的留學生,畢業回國后在上海求職。她吐槽,面試過的企業,有80%都問過她“有沒有男朋友”“有沒有結婚”一類的問題。這讓她很反感,“婚育對女性求職者來說非常敏感,甚至有‘一票否決權’。我覺得很荒唐。”雖然不認可這樣的企業文化,但一再錯失工作機會,也使她感到很煩惱。

  36歲的二孩媽媽王佳,去年年中辭職至今一直在找工作,前不久剛經歷了年齡和性別的雙重歧視。在一次終面環節,她和企業CEO、副總談得非常愉快,得到錄用的答復??傻诙靺s接到了人事部門收回錄用通知的消息。原因是她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,擔心她工作精力有限。“非常難過,覺得自己很難找到工作了。”

  在就業方面,哪些事情讓大家犯難?調查顯示,最令受訪者犯難的就業問題是性別年齡學歷等就業歧視依然存在,在選項中位列第一(47.5%)。

  李淼淼是杭州一所二本院校的應屆畢業生,學的是市場營銷專業。這一周,她和往常一樣,在線上投遞簡歷,線下面試。她坦言,找工作遠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順利。“感覺自己缺乏明確的求職意向和職業規劃,不清楚適合什么樣的工作。”

  其他問題還有:就業能力與崗位需求難匹配(45.4%),靈活就業缺乏社會保障和配套政策支持(40.2%),符合期待的工作崗位較少(40.1%),個人缺乏清晰的職業規劃(37.1%),就業渠道有限,獲取的信息少(36.8%),存在虛假招聘、收取費用等陷阱(35.9%),“僧多粥少”,競爭激烈(35.7%)等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僅有2.2%的受訪者表示自己不存在就業問題,不犯難。

  王佳期待,能有更多有效手段保障求職者權益,對違規用人單位加強執法力度。同時暢通維權渠道,提高職場歧視案件辦理速度,鼓勵求職者依法維權。

  在就業方面,人們希望獲得哪些支持?數據顯示,49.2%的受訪者希望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,48.5%的受訪者期待消除不合理的就業限制和歧視,45.5%的受訪者建議加強職業技能培訓,44.3%的受訪者建議提供更多就業崗位,42.6%的受訪者期待職業規劃課程更接地氣更實用,40.9%的受訪者希望加強互聯網求職平臺監管。

  李淼淼感到,自身定位和職業目標不清晰是學生中比較常見的問題。“學校職業規劃課的效果非常有限。課時不多,還往往是大課、選修課,學生重視不夠,老師也難以進行針對性、個性化的指導。”她希望高校的職業規劃課能結合專業量身打造,根據學生的個體情況,一對一精準幫助并追蹤求職進度,對有困難的學生給予支持和輔導,做好就業托底服務。

  本科應屆畢業生潘文靜表示,每年來校招聘的企業都比較固定,并且大多青睞強勢專業,這使其他學科的學生面臨對口優質崗位少、就業渠道受限的困境。“特別希望高校能加強與企業的合作,開發更多實習機會、招聘崗位。”她還指出,不少同學都存在應聘技巧不足的問題,甚至在一些招聘環節中不知所措。“學校應結合專業內容,展開線上、線下求職技能輔導。”

  今年全國兩會,民進中央擬提交《關于多措并舉促進青年群體就業的提案》,建議適度延長保留應屆畢業生資格時限。對于這一被熱議的提案,潘文靜表示非常支持。“這兩年畢業的學生,就業受疫情影響大。如果能放寬對畢業時間的限制,適當保留應屆生身份,能很大程度緩解畢業生的焦慮和壓力。”

  助力應屆生就業,56.7%的受訪者期待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和實踐指導,54.0%的受訪者希望多組織校園招聘,拓展求職渠道,52.1%的受訪者建議開發更多見習崗位,增強就業能力。其他還有:健全畢業生基層就業支持體系(48.6%),提供更多面向應屆生的崗位(41.8%),加大創業政策宣傳和經費支持(33.1%),對就業困難學生提供幫扶(20.8%)。

  中青報·中青網記者 杜園春 來源:中國青年報



來源:中國青年報      編 輯:肖平
?


煤炭資訊網
備案序號:渝ICP備17008517號-1|渝公網安備50010702502224號
日韩中文字幕中文无码
<tt id="xjofg"><s id="xjofg"></s></tt>

<u id="xjofg"></u><u id="xjofg"></u>

<i id="xjofg"></i><u id="xjofg"></u><u id="xjofg"><bdo id="xjofg"></bdo></u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