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中國煤炭網以《技術創新賦能 全產業鏈提“智”》為題,對山西焦煤通過頂層設計、以點帶面、示范引領,牽引礦區由傳統發展模式向高效集約化發展,持續推進礦井智能化建設的工作進行了報道。
采煤機上下穿梭、勻速前進,液壓支架緊隨其后、自動跟進,煤塊沿著煤壁傾瀉而下,“坐”上皮帶涌向地面……新年伊始,山西焦煤集團西山煤電公司馬蘭礦綜采隊隊長高帥一如往常,按下集控平臺上的按鈕。筆者通過集控顯示屏看到,位于地下200多米的煤炭開采作業正有條不紊地進行。
這兩年,采煤“一鍵啟動”對于馬蘭礦井下員工而言已經習以為常。隨著馬蘭礦智能化建設的快速推進,采煤成了高科技裝備主導的技術活兒。高帥說:“目前馬蘭礦已累計建成5個智能化工作面,6個智能化掘進工作面,而且井下多個場所應用智能化機器人,實現了無人值守。”
集控室內,礦工不再滿面黢黑,而是個個精神抖擻地坐在調度臺旁,只需點鼠標、看數據、做記錄。馬蘭礦調度信息中心主任蘇國強走到筆者面前,饒有興致地說道:“人工采煤時代煤粉四濺、人工出渣、巷道隱患多的場景已成為歷史。”
2020年以來,山西焦煤大力推動大數據、云計算、區塊鏈、物聯網同煤炭產業深度融合,通過頂層設計、以點帶面、示范引領,牽引礦區由傳統發展模式向高效集約化發展。作為山西焦煤智能化建設試點礦井,馬蘭礦緊跟步伐,深入推進數智化礦區轉型升級。
3年間,馬蘭礦以物聯網整合、互聯網傳輸、數字化集成、可視化保障、程序化操作為核心目標,統一規劃、大膽革新、分步推進,建成全面感知、實時互聯、分析決策、動態監測、協同控制的智能化管控體系。建成的5G專網覆蓋到馬蘭礦生產區域的每個角落。采煤機、液壓支架、運輸機、破碎機等設備通過5G網絡與指揮中心相連,實現了協同控制。2021年,馬蘭礦被列為省級智能化示范煤礦。
高帥說:“智能化建設讓入井作業人數減半,主采八號煤的智能化綜采隊日產量提高了66%,達到1萬噸。”
與馬蘭礦智能化建設同時起步,山西焦煤采、洗、配、銷和經營管控各個環節依托數智化,實現了生產方式和管理形態的深刻變革。
2021年9月,西山煤電公司斜溝礦引進大采高智能化綜采設備,使采煤工作面資源回收率從93%提高至95%以上。斜溝礦還于2020年11月被確定為國家級智能化示范建設煤礦。
“有了智能巡檢機器人24小時盯梢,我們再也不用來回折返巡檢,累得滿頭大汗了。”汾西礦業水峪煤業瓦檢隊隊員侯良輝難掩興奮。目前,各類機警靈動的機器人行走在山西焦煤所屬礦井的井下各個場所,將作業環境差、安全沒有絕對保障的崗位上的礦工逐步解放出來。
山西焦煤洗選板塊依托智能化構建起清潔、高效、低碳、可持續的商品煤煤質管控體系,實現了管理數字化、生產智能化、全場景一體化應用的智能洗選新格局。華晉焦煤沙曲選煤廠技術管理中心主任王金龍介紹,該廠引進的一臺高精度在線煤質分析儀替代了采樣、制樣、分樣、化驗等各個環節崗位上的員工,全流程實現了煤樣不落地、過程不干預、數據高精準,灰分在線檢測標準差小于0.15%。
同時,山西焦煤投用智慧物流云平臺,以物流信息的高度共享與物流數據實時交互為紐帶,實現了智慧物流、綜合應用、移動辦公等。“有了這個平臺,具備資質的車隊可通過競價、一口價的方式承接拉運業務。如此一來,不僅讓客戶少跑路,更節省了不少運費。”山西焦煤云數據公司軟件開發部項目經理陶文剛說。
截至目前,山西焦煤已累計驗收智能化礦井7座,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58個;初步建成智能化選煤廠2個。